安徽省安庆市简介:
安庆市,简称“宜”,安徽省辖地级市。安庆市下辖3个区、5个县、代管2个县级市人口417.1万人。安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,素有“文化之邦”、“戏剧之乡”、“禅宗圣地”的美誉,是皖江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区,“桐城派”的故里,黄梅戏发展成熟的地方,京剧鼻祖徽班成长的摇篮,也是陈独秀、邓稼先、张恨水等名人的故乡。
安庆名称由来与变迁:
安庆是东周时期古皖国所在地,安徽省简称“皖”即由此而来。南宋绍兴十七年(1147年),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,“安庆”自此得名。安庆城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年(1217年),已有近800年的历史。东晋诗人郭璞曾称“此地宜城”,故安庆又别名“宜城”。
安庆的自然地理:
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,长江下游北岸,皖河入江处,西接湖北,南邻江西,西北靠大别山主峰,东南倚黄山余脉。安庆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,适宜农林牧渔全面发展。主要特点是:季风明显,四季分明,气候湿和,雨量适中,光照充足,无霜期长,严寒期短。太阳辐射总量112—117千卡/平方厘米,年平均气温14.5—16.6℃,秋季略低于春季。年均降水1250—1430毫米。安庆市境内河流以岳西县多枝尖为分水岭。多枝尖以南的广大地区分别以皖河水系的长河、皖水、潜水、华阳河水系的二郎河、凉亭河、菜子湖水系的大沙河、龙眠河、挂车河、孔城河、白荡湖水系的罗、昌河、杨市河等汇入长江。
安庆市行政区划:
安庆现辖3个区、5个县、代管2个县级市(迎江区、大观区、宜秀区、怀宁县、太湖县、宿松县、望江县、岳西县、桐城市、潜山市)。总面积13589.99平方千米。
安庆历史文化:
黄梅戏: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,原称黄梅调或采茶调,发源于湖北黄梅县,发展成熟于安徽安庆一带,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、湖北省黄梅县等地。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,而以《天仙配》《女驸马》《牛郎织女》《夫妻观灯》《打猪草》《纺棉纱》等最具代表性。
徽剧:徽剧的形成,融汇着西部的秦腔和东南的弋阳腔、昆腔。清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,“四大徽班”相继进京,使徽剧扎根京城,进而风靡全国,并最终演化成京剧。潜山人程长庚,是促进这种演化的主要人物,人称“京剧鼻祖”。
文物古迹:张四墩遗址、振风塔、世太史第、安庆南关清真寺、安庆天主堂、安徽大学红楼及敬敷书院旧址、陈独秀墓、张廷玉墓、桐城文庙、孙家城遗迹、薛家岗遗址、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、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、太平塔、法云寺塔、白崖寨
安庆名人:
何如申、张英、张廷玉、陈独秀、赵朴初、蒋作君、方兆祥、江泽林、詹夏来、倪岳峰、陈樱宁、李平、陈延年、陈乔年、大乔、小乔、戴名世、李公麟、邓石如、张恨水、严凤英、程长庚、姚莹、余英时、余英时、方东树、程小青
安庆人文景观:
菱湖风景区、独秀园、巨石山、大龙山、鲍冲湖、天柱山、薛家岗遗址、明堂山、司空山、花亭湖、五千年文博园、孔城老街、嬉子湖、六尺巷、孔雀东南飞文化园、独秀山、雷池、振风塔
安庆市高等院校:
本科院校:安庆师范大学
专科院校: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、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、安庆职业技术学院、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
安庆风俗民情
安庆美食特产:
安庆菜:黄湖大闸蟹
安庆小吃:怀宁贡糕(石牌贡糕)、墨子酥
相关内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