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省阳泉市简介:
阳泉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,是三晋门户,晋冀要衡,地处太原、石家庄两个省会城市的中间位置,相距均为100公里。阳泉又处于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的结合地带,还位于环渤海与长江三角洲的两大经济区的合理运输扇区内,经天津、青岛、黄骅港可东出渤海。境内有万里长城第九关、娘子关,有藏山旅游景区,有冠山书院,有石评梅故居,有梁家寨温泉,还有以百团大战纪念建筑群体为主的狮脑山森林公园。
阳泉名称由来与变迁:
古代,昔日阳泉市区有泉五处,终年涌漾,泽润一方,故称漾泉,后演绎为阳泉春秋时期,阳泉属晋国;战国初期,晋国内政发生动乱,韩赵魏三家分晋,阳泉属赵国;秦代时,阳泉属太原郡;西汉时,阳泉属并州刺史部,太原郡,地名上艾;三国时期,阳泉属并州刺史部,乐平国;西晋时,阳泉属冀州刺史部乐平国;北魏时期,阳泉属并州,地名平谭城;隋代时,阳泉属太原郡,地名石艾;唐代时,阳泉属河东道,太原府;清代时,阳泉属山西行省汾州府,平定州;1983年9月,实行市管县体制,平定县、盂县划归阳泉市,阳泉市成为由山西省直辖的下辖两县(平定、盂县)三区(城、、郊)的城市。
阳泉市行政区划:
截至2021年12月,阳泉市辖平定县、盂县两县及城区、矿区、郊区三区。
城区(辖5街道):上站街道、下站街道、北大街街道、南山路街道、义井街道、义井镇(托管)
矿区(辖6街道):平潭街街道、桥头街道、蔡洼街道、赛鱼街道、沙坪街道、贵石沟街道
郊区(辖3镇4乡):荫营镇、河底镇、平坦镇、西南舁乡、杨家庄乡、李家庄乡、旧街乡
平定县(辖8镇2乡):冠山镇、冶西镇、锁簧镇、张庄镇、东回镇、柏井镇、娘子关镇、巨城镇、石门口乡、岔口乡
盂县(辖8镇5乡)::秀水镇、孙家庄镇、路家村镇、南娄镇、牛村镇、苌池镇、上社镇、西烟镇、仙人乡、北下庄乡、梁家寨乡、西潘乡、东梁乡
阳泉市地理环境:
阳泉市地处山西省中部东翼,地理坐标为东经112°5′—114°4′,北纬37°40′—38°31′,位于太行山中部西侧,北接忻州定襄县、五台县,东临河北省石家庄平山县、井陉县,南连晋中昔阳县,西俟晋中寿阳县、太原阳曲县;
阳泉文化艺术:
小河村最早只有石、窦两姓,都是从洪洞大槐树迁来的。据《石家家谱》记载,石家于明初定居小河村,因村前有小河,故称小河村。到清朝时,小河村的商业已经非常发达了,仅石家一家在京城以及沿线就有不少商号。让石家引以自豪的是,石家人到京城,一路住的都是自家的店铺商号。
小河村背山面水,绿树蔽荫。整个古村落淳朴平和,恬淡宁静,有古朴、自然、原始之美。小河村保存了相对完整的历史遗存,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,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。这里有明、清、民国各个时期的建筑共计18.3万平方米,传统院落178处。建筑类型非常丰富,其中寺庙有关帝庙、观音庵等,祠堂有石家祠堂、李家祠堂、窦家祠堂等,商业建筑有当铺、商铺、醋坊等。代表性的大型宅院有石家大院、李家大院、石家老院等,这些建筑主要为砖木结构房屋和砖石结构的拱券式窑洞。另外还有古井、古磨等。
阳泉人文景观:
阳泉的旅游资源颇为丰富。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和丰富多姿的自然景观交织,构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。境内有驰名中外的万里长城第九关娘子关,比八达岭长城早150年建成的中山国古长城固关,有千古绝唱春秋时期赵氏孤儿藏身之处所在的藏山,有历代文人学者隐居治学的冠山书院,有近代著名女作家、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石评梅的故居,有我国古建筑的瑰宝林里关王庙,有水温达80度、“高温氡泉甲天下”的梁家寨温泉,有“太行第一溶洞”玉皇洞,还有以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纪念碑(馆)为主的狮脑山森林公园。另外还有正在不断完善和开发的大汖古村、药林寺森林公园、北方罕见的大溶洞--万花洞、玉花洞等。目前,我市成型且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有16家,其中AAAA级景区4家,AAA级景区3家,AA级景区3家。
阳泉特产小吃:核桃、花椒、黄瓜干、煤雕、阳泉工人画始、平定砂锅、醋、核桃油。